支付宝做社交的正确姿势
离支付宝的“校园日记”已经有段日子了,彼时支付宝还被国民老公亲切地唤作“支付鸨”(这机智,必须手工点赞)。现在回头看来,靠“校园日记”里的一幅幅不堪入目(其实赏心悦目,脸红)的照片就想把用户对支付宝的认知从支付工具提升为社交入口,这想法只能说太过直接和粗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直接粗暴的),事情闹到最后,高层致歉、产品易帅、功能下架,一阵唏嘘。
作为钱包的支付宝为何要做社交,业内已有各番论述,这里不再多言,社交对于阿里可谓一块心病,从此前的“来往”到数月前的“校园日记”,无不说明阿里对于社交这一战略高地的重视,社交裹挟着流量,如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真可谓风光无限,即使在支付领域苦心经营多年的支付宝,当遇到从社交切入、红包发力的微信支付,在短短一年间,足以让卖菜大妈在摊位前竖起微信二维码,做到与支付宝分庭抗礼的局面,支付宝想要反击,显现更多的却是无力感。
既然社交对于支付宝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那么“怎么做”就是本文的重点了(总算进入正题,各位看官久等了)。
笔者曾经在另一篇文章中阐述过,在微信之后再做社交,必然要从陌生人切入。
而陌生人社交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邂逅”,是的,就是邂逅,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而遇到了谁,就是邂逅,试想下我们传统的交友方式,我们可能是因为参加某个朋友开的party而遇到了朋友的朋友,从而开启了一段美丽的邂逅(有可能是痛苦的),也有可能是你走在路上无意中撞倒了某人怀里的书,当你捡起时的惊鸿一瞥,发现此人正是你梦中的ta(好狗血的剧情)。
好吧,传统邂逅的场景林林种种,而线上的交友就要简单的多,上传头像后,你可以像帝王般翻起牌子,不喜欢向左,喜欢向右,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交不到男(女)朋友了,又或者基于位置,看看附近的俊男靓女,一通招呼后,发现应者寥寥,难得有人回复,发现要么是微商要么各怀鬼胎,说好的真诚呢,刚升起的肾上腺素也随着一声“都tm不靠谱”回归平淡。
以上相信很多爱好联谊的朋友都有过体会,所以不论是传统还是线上,颜值依然是寂寞男女(也有男男、女女)能否继续“邂逅”下去的首要判断。但可惜的是,你我皆凡人,美好的皮囊并不是想有就有,普通人难道就不配拥有爱情、友情and基情?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做社交?
终于轮到支付宝出场了,支付宝,普通人眼中的线上钱包、转账工具、理财平台,让一个如此金融属性的严肃工具型产品做社交,真是让人蓝瘦香菇,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支付宝也有其独有的优势——数亿用户的支付数据(而且大多还是实名用户)。
想必这时会有人问,这些数据有毛用?你有毛么?一根都没有。(好熟悉的台词)
当然有用,因为它可以让支付宝成为通过支付数据来匹配用户的实名交友平台,这也是笔者认为支付宝为数不多与支付相关又带节操的做社交的方式之一。下面笔者展开来说。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支付宝开发一项功能,经用户同意后,系统会自动推送一些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与你有过相同消费记录的异性(如果口味独特,也可以是同性),这些消费记录可以是你在小区附近便利店里买的那瓶纯净水,也可以是你在办公楼下的星巴克喝的那杯咖啡,更有可能是你在某个品牌网店里购买的鞋子or包包。
总之,缘分就这样不早不晚的开始了,她不同于完全看脸式的邂逅,她的维度里还包含机缘和三观相符,想想看,一个与你有着相同消费喜好的人,多少能引起你的兴趣。不知道是两性学家还是社会学家说过,越是三观近、家庭背景相似的情侣,感情越是长久,有着相同消费记录的人,有可能就意味着二者的生活处境、消费观念甚至家庭环境相对吻合。所以这时候就可以喊出笔者为支付宝量身打造的slogan—“在支付宝,遇到与你相似的人”。
以上只是该功能的大体玩法,对于更多细节,还可以大开脑洞,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计算出二者的具体匹配值;保护隐私,不得披露具体的消费信息;让用户有选择的曝光自己的消费场所(体现逼格);设置规则,一天只能邂逅一人;猜猜我们曾在哪里见过等等,玩法很多,自行脑洞。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会问,即使你做到了交友的第一步“邂逅”,但是邂逅完之后,真要做成了朋友还是会转移阵地到微信啊,那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嗯,经过我短暂的思考后,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很有可能就是如此。因为对于用户而言,IM(即时通讯)只需要一个,谁方便谁好用就用谁,逻辑十分简单。
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能因为用户最后的迁移而放弃最开始的梦想(好鸡汤),最少通过该功能,支付宝可以反向加深其在线下支付场景中的护城河,同时还可使其成为陌生人交友中的一个入口,未来做成中国最靠谱的相亲交友平台也不好说呢,到时世纪佳缘什么的会不会哭晕在厕所?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