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用户活跃度?
如果资讯产品的内容不好看,视频平台的播放非常卡,电商商品质量差,教育课程没大咖,我请问你,我该怎么提高活跃度?
这个问题……我揪掉了1万根头发,有1个核心思路和3种解决方案。
产品功能不给力,运营应该怎么办?
这里说的产品功能是指产品的核心功能,比如资讯产品的文章质量,视频平台的播放流畅度,电商的商品质量和价格,作为用户最关注的点,也是用户使用产品的核心价值,如果核心功能不给力,凭什么让用户活跃?
首先,如果你是工具型产品,那么神仙难救。如果天气预报报不准、wifi钥匙破解不了密码,这属于用户使用产品的唯一性需求,如果产品不给力那么神仙也难救。
但是对于服务型产品来说,无论产品的核心功能好不好用,都可以发展“第二极吸引力”来提升用户活跃度。
什么叫“第二极吸引力”
产品的核心功能是“第一极吸引力”,但核心功能往往有用户人群小、使用频次低、竞品差异小等限时情况,作为运营,需要打造第二极吸引力。
例如网易云音乐相比其他音乐软件,在音乐版权方面是弱势,但在音乐评论方面却是优势,音乐评论的内容对于听音乐这件事来说不是核心功能,这就成了“第二极吸引力”。
再比如微信的朋友圈、摇一摇、公众号等功能,对于社交产品来说核心功能是发消息的流畅性,但这三个功能都与发消息没有关系,但公众号丰富了微信的内容,朋友圈发挥了社交关系,摇一摇更是成为初期增长的利器,这些也算“第二极吸引力”。
如何创造产品的“第二极吸引力”
首先,第二极吸引力不能凭空创造,需要与核心功能相关。例如音乐评论是听音乐之后的感受,朋友圈是好友状态的洞察,摇一摇是结识陌生朋友的方式。
那么为什么微信支付能快速发展而支付宝社交却一直没有占据大的市场份额呢?微信支付的引爆点是好友红包,培养了用户习惯,融入了社交关系,但支付宝是交易工具,去超市结完账跟收银员聊天的也不是没有,但毕竟是少数。
但我们又看到淘宝的社区发展的还不错,这是因为消费者有交流经验的需求,相比于看老板的自卖自夸,我们更喜欢听同样是消费者的使用反馈。
所以,“第二极吸引力”是顺应产品核心功能,基于用户普遍需求而产生的,不能凭空创造。
“第二极吸引力”有哪些表现形式?
首先,人格化运营方式
人格化运营是运营人员在不借助其他部门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第二极吸引力”的有效方式。
针对现有用户,在公众号、社群、push、活动等能够输出内容的方面建立人格化标签,让用户对运营的人感兴趣。
人格化标签并不是说我们要在公众号中给自己起一个名字这么简单,人有喜怒哀乐,有明显的性格倾向,并且不会完全考虑用户的感受。
例如,一条push标题是:“春季穿衣这么搭,美爆了”,改成人格化描述是:“我给我女朋友买了这条裙子,差点成为前女友”。
人格化运营方式是将企业运营人员的生活场景展现给用户,当然,可以是虚构的,通过故事和场景吸引用户的兴趣。
除了通过文字表现人格化之外,在用户分层上同样可以体现人格化,例如将核心用户加为私人微信号好友,将活跃用户拉到一个群里,给吐槽最多的用户寄个春节礼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其次,根据用户行为给福利
打卡签到是常见的提升活跃度的方式,但比如说一个工具类产品,用户打卡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礼品,但这会带来虚拟积分的通货膨胀和奖品吸引力下降的问题。
上文提到“第二极吸引力”是对核心功能的延展,那么福利也要与核心功能相关。
例如微信读书的福利是领书币,读书时长可以换书币,打卡可以换书币,书币可以抵消购买书的钱。
根据这个套路,同样是工具类产品,打卡签到的福利能不能改成会员功能的试用时长,每使用一次功能,每邀请一次好友,都给用户会员试用的奖励。
第三,建立用户与用户的社交关系
社交关系是最稳定的用户留存方式,同时社交关系网中的任意一个点的活跃,都可能产生连带效应。
建立社区、好友推荐、推出达人都是建立社交关系的方式,比如大咦妈这个经期助手产品最早将社区放在类似微信朋友圈的位置,入口很深,但依旧非常活跃,因为女性缺少讨论经期的地方。
通过建立社交关系,能够增加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发展成熟后可以不依靠于核心产品功能,而是因为舍不得这些好友而留存。
来源:
扫一扫 微信咨询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